2017年03月23日星期四武漢14℃~10℃小雨
辦公OA
X
關注 - 微信
二維碼
X
關注 - 微信
二維碼

協會信息

肥料行業步入變革關口,一大波新標準醞釀中…

發布時間:2019-04-08來源:

化肥行業到了需要重新審視的關口。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肥料行業為保障糧食安全居功至偉,但近幾年持續承壓,一些極端輿論甚至指責:化肥是健康殺手、化肥要涼涼了……

觀照現實,一方面,化肥使用量負增長行動持續推進;另一方面,化肥不合理使用的負面效應頻遭輿論指責。加之近期多地發生的涉化企業爆炸事故,給化工、化肥行業的形象蒙上陰影。

今天,上?;性?,由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化肥工業》雜志社承辦的2019肥料產業健康發展標準化建設研討會上,與會專家指出,未來要從健康的角度重新審視肥料發展,用肥料的功能服務健康的修復?;诖?,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梳理、醞釀和出臺一系列新標準,從頂層設計上重新定位肥料行業方向,從源頭構建食品安全和健康生命鏈。

會議現場

會上,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還與《農資導報》、中國農資傳媒、南方農村報三家行業主流媒體簽約。這三家媒體未來將作為相關肥料標準發布、解讀、推廣的權威平臺,共同推動化肥行業更高質量的發展。

全新命題:讓肥料更健康

上?;性焊痹洪L、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麥永懿表示,肥料行業在走過解決溫飽問題的階段之后,目前不得不去面對環境污染、土壤退化、農產品品質問題和人體慢性病高發的現實。 “從源頭保障人體健康,這是肥料產業需要探索的新命題。肥料是健康生命鏈的入口端,為肥料把關,就是為生命健康把關?!?麥永懿說。

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常務副主任、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商照聰也認為,化肥行業在負增長和妖魔化輿論的壓力下,出路在于瞄準“健康”這個焦點,實現企業運行健康、產業發展健康、產業鏈健康、食物鏈健康和生命健康。

上:上?;性焊痹洪L麥永懿

下: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常務副主任商照聰

在商照聰看來,化肥的功能正在被賦予新的歷史任務。

在過去,化肥是滿足糧食量的要求,現在要滿足質的要求,讓食品更健康。研究表明,土壤中礦物質缺失,會導致植物動物體內缺乏礦物質,引起隱性饑餓,引發公共健康問題。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研發更科學的肥料產品來解決。

同時,化肥作為土壤的外來物,必須降低化肥對環境的破壞。在未來,化肥不僅僅是作物的營養物質,還應具備調理土壤的功能。

兩大主線:廓清轉型方向

標準是一個行業的頂層設計,面對肥料行業的新使命,對現行標準進行修訂、補充和完善勢在必行。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質量部主任魏靜介紹,當前行業標準化建設應該圍繞兩條線,一條是高質量發展,一條是綠色發展。

針對高質量發展,工信部、科技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了《原材料工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工信部要求開展建立質量分級體系研究,化肥也是重點產品之一,試點開展質量分級評價工作,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培育優質優價的市場環境。這個工作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綠色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這也是化肥行業不得不完成的任務。魏靜透露,未來將分層次開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的國標、行標和團標制定,以推動行業綠色制造體系的建立。

農業是肥料行業的主戰場,肥料行業的重新定位和標準修訂,都要圍繞科學施肥總目標而進行。

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質量部主任魏靜

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肥料與節水處副處長徐晶瑩

出席會議的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肥料與節水處副處長徐晶瑩認為,科學施肥突出兩個重點,一個是高質量發展,推進種植業由增產導向轉為提質導向,增加緊缺和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二是促進綠色發展,要求農業投入品、生產方式和產業布局都是綠色的。

促進綠色發展,對化肥而言,底線就是要保證化肥中沒有有毒有害物質。據了解,農業農村部去年制定了關于化肥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這個國家強制性標準。

標準引領:聚焦產業痛點

科學的標準體系,是肥料行業新一輪變革的指路明燈。

全國肥料與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楊一女士介紹,未來,肥料標準體系將優化為四大部分。其中,國家強制性標準,旨在保安全、兜底線;推薦性國標,實現基礎通用和強制性標準配套;行業標準,旨在統一行業要求; 團體標準,旨在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

據了解,全國肥料與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醞釀優化或制定一系列標準,包括《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綠色產品評價 肥料》等國標、行標計劃。

對于標準的優化,徐晶瑩認為,目前肥料標準包括通用標準、產品標準、檢測標準和安全標準四大類,現在急需的通用型標準和安全類標準比較緊缺?!拔覀冇X得有必要對整個肥料的安全性進行評價。農業農村部目前列了幾個課題,等條件成熟,會出臺一系列標準?!?

如何針對熱點、難點領域完善標準,與會專家也紛紛發表了各自意見。

針對抗生素殘留問題,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魏源送介紹,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國。在畜禽養殖中,70%的抗生素并沒有被動物利用,而是通過糞便排泄出來了,成為環境隱憂。他建議為防止抗生素進入農田,既要在有機肥標準中明確指標,也要在動物飼料中提出要求。

針對土壤調理劑,上?;性夯仕彼L、教授級高工陳明良認為,

土壤調理劑近幾年發展活躍,但原料來源眾多,工藝質量不穩定,產品技術水平不高,亟待出臺更科學的標準,對其進行規范和引導。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張淑香從農產品品質的角度,對肥料標準的制定提出建議。她說,國內外的研究都表明,隨著年份推移,有些農產品中的礦質元素以及主要營養含量呈現逐漸降低的趨勢。優質農產品需要優良的品種、優良的環境以及安全的投入品,這就需要對肥料的相關標準進行修訂。

跨界聯手:共推行業變革

標準的推行,有待行業合力。會上,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農資導報》、中國農資傳媒、南方農村報三家行業主流媒體簽約,聯手推動新標準體系的傳播和行業變革。

“標準與媒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農資導報》副總編輯肖立表示,標準如同一盞明燈,參照這個方向,就可以保證行業和企業發展之路不會走偏。她認為,肥料產業發展到現在,相當一批企業覺得標準話語權的爭奪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新興肥料產業。作為一家企業,通過把相關領域方面的技術和產品做到領先,同時把它們轉換成標準,并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化組織活動,才能在全國乃至全球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全球肥料產業,正在驚奇地觀看中國肥料產業的蛻變,這里有產能、有市場、有資金、有標準,未來這里還會有新的研究成果和產業標準?!毙ち⒄f。

與會代表合影

掃一掃官方微信 X

亚洲精品无码一级毛片